當你剛踏入這個社群的時候,就會慢慢發現這個多采多姿的圈子裡,有許多的潛規則──「拒老、拒肥、拒蝦、喜短髮⋯⋯。」一個又一個族繁不及備載的標籤,讓不管是剛入圈的同志會有陣痛期來適應,即使是已經打滾多年的老手也覺得很有壓力:「要會健身、唱歌、有品味、攝影、經營IG/twitter/only fans」各種斜槓,還要擔心後浪推前浪,讓許多人不免感嘆:「要當同志真的hen難」。
我不是為了變優,而是避免不被要在剛才的段落裡,我們能發現男同志社群對彼此的要求一大堆,老實說真的滿苛刻的。比較來比較去,就像是在修羅場廝殺一樣。許多同志朋友為了要追趕這些期待,馬不停蹄地改造自己的外貌,或是維持身體在全盛狀態。
聽到他這麼說讓我滿難過的。因為從他的話裡,我聽到的,是有股「必須要迎合社群對身體審查所感到的無奈」,以及擔心總有一天自己不符條件後,這些連結就會開始斷裂,對身邊的人好不放心。
「這個男生這麼帥,他如果不是死會就是GAY」,這句話你應該有聽過。台灣男同志的主流形象在媒體的推波助瀾,還有社群軟體的助攻下,幾乎只能看見好看的男同志。
主流男同志形象依舊圍繞在外貌上:「肌肉加分、鬍渣加分、聲音低沈加分,當然還有一定要帥」。這樣的社群氛圍深化了對外貌紅利的頌讚,同時也排擠了外貌較為普通的人。更養成對「不符合主流期待」族群的不友善。
或許在擔心不被接納的時候,會時常責備著自己:「不優是你自己的問題,是你自己不努力」,所以開始了一趟沒有停息的苦行。畢竟如果一停下來,可能就不再被喜歡、不再那麼被重視了。
如果你出現了類似這樣自我責備的聲音,或許可以注意一下,可能已經將外界不友善的身體審查,內化成為了自我的一部分──開始自我審查。自己會變得好難接納自己、認同自己。無論體重機上多了半公斤,或是魚尾紋岔開了一條細紋,都可能會馬上敲醒心中的警鐘「我又胖了、我又老了」,又要變得不好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