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「我不覺得他偉大」沒問題,但這是主觀,不等於他客觀不重要。
你有權覺得黃仁勳「沒什麼偉大」,這是個人觀感,我完全尊重,但問題是,你從頭到尾不斷把主觀感覺當成是普遍結論,例如:
「他只是個商人」
「那些人是盲粉」
「你想說服我他是神」
請注意:沒有人說他是神,也沒人要求你崇拜他,我們討論的是他的產業貢獻、影響力與他和台灣的連結,這些東西是有客觀數據與事實支撐的。
二、「沒得選」的說法你講得很奇怪,自打臉了
你說台灣「沒得選」是事實,但你也說了「要各方面都符合 NVIDIA 的水準才行」,那不就等於承認——
台灣是符合全球最高標準的國家之一?
這不是「被迫只能用台灣」,這是「有選擇但台灣最好」,是正面肯定,不是消極無奈。
你講「沒得選」的語氣是貶義,說得好像台灣只是臨時湊合的「唯一可用」,這明顯矛盾、扭曲了邏輯。
三、「盲粉」這詞你用來否定他人、合理化自己的偏見
你說你只是覺得那群人像盲粉,但問題是:
他們可能只是熱情、敬重、有參與感,並沒有做出什麼非理性行為,你卻用「盲粉」一詞一筆抹殺這些人,這本質上就是情緒貼標籤,更荒謬的是,你承認他在美國也很成功,但說「美國沒這陣仗」就代表台灣人「太誇張」,這是文化比較的優越感,毫無根據。
別忘了——那不是追星,是台灣社會對科技貢獻者的公開肯定,你可以不參與但不能說參與的人都是非理性。
四、我們從沒說他是神,也從沒要你崇拜他
你不斷說「你想說服我他是神」,這其實是你內心的一種過度反應。你一邊說「我沒有說他不好」,但一邊又持續用:
「他只是商人」
「盲粉」
「佛光普照」
「Never 在美國這樣」
這些帶有強烈貶意的語言去暗示大家都太傻,你覺得大家「瘋狂追捧」,可事實上他在台灣受到的是產業界、學界、社會大眾對於成功台裔企業家的高度肯定與歡迎,不是封神。
總結:你可以不同意、你可以不喜歡,但你不能用自己的感受取代對方的動機,用「盲粉」來壓制正常的欣賞與支持,否定一位企業家的影響力,然後又說「我沒說他不好」自我迴避,用文化優越視角(「美國不會這樣」)來評價台灣社會行為。
如果你真的尊重理性討論,就不該把所有不合你觀感的現象都扔進「奇妙奇怪」的情緒字眼裡,這樣做不是批判社會現象,而是在逃避深入理解。真正強大的是能接受「別人有理由欣賞一個你不喜歡的人」,而不是每次看見人們鼓掌就說:「他們都瘋了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