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科醫師一堆亂開刀甚至感染最後要內科照顧收尾的
這樣的人邏輯是顧前不顧後的
最後感染會併發症無法收尾就轉內科治療替他擦屁股
一份輝瑞口服藥20000
多數的感染者都有症狀
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多數所謂無症狀者在之後75%都因為病毒的陸續出現不等的症狀
但多數症狀治療用藥下即可恢復
如果有一般感冒症狀即給輝瑞口服抗病毒藥
只會讓這總共70萬劑很快被索取光(或被無症狀者堅持自己有症狀騙光再轉賣)
之後很多潔身自愛堅持到最後才得病而真正需要的病人會因此死亡
看到完全不懂醫學的粗枝大葉外科醫師的"有症狀即給藥 真的會帶來之後的大災難"
台灣人個性是"有的拿白不拿 都得了 也要去領一份 備存之後再感染之需
每個人視訊都會把自己說的很嚴重"
如果是65歲以上合併慢性病 會其他免疫 與高風險疾病
我贊成快速給藥預防
但絕不是快篩陽 有症狀即給藥
因為藥本來就不夠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我說的有本喔 從底下文章妳就知道什麼人會走外科
一招叫你判別內外科醫生!原來不同科室特徵這麼有趣 - 每日頭條
原來不同科室特徵這麼有趣 有人說,因為工作內容的關係,從形象,習慣,性格等多方面都有這很深的差異,內科醫生往往心細如髮,相對文質彬彬,知識面廣,而外科醫生比較粗曠,心眼少,大多比較風趣幽默; 還有人說,內科醫生理論知識要好!外科醫生動手能力要好!
5、外科醫生寫病程超簡單,基本半頁都不到;而內科醫生寫病程都是1頁起步,根本停不下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