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0到2000年代初期出生的千禧(Millennials)和Z世代,在南韓被稱為「MZ世代」、也就是18到40歲的年輕人,他們主導南韓生產力,也影響著南韓社會。如今對於這群「MZ世代」來說,結婚不再是必要,而是一種「選擇」;南韓結婚登記件數,2021年只剩19.3萬,創下50年來最低紀錄。實際訪問這些不婚青年,他們享受一個人的自由生活,沒有龐大經濟壓力、不需扮演生兒育女的父母角色,更在意追求「個人幸福」。只是不婚不生風氣逐漸成形,學者也擔憂衝擊南韓勞動結構、動搖國本。(新聞轉貼)
南韓年輕世代大膽喊出「不婚宣言」!南韓民眾:「我覺得(結婚)就是一種『選擇』。」
南韓民眾:「(結婚)不是一種選擇嗎?」南韓民眾:「我覺得(結婚)是『選擇』,不是必須要做的。」
根據南韓官方數據,南韓結婚登記數2011年還有32.9萬件,2021年卻降到只剩19.3萬,創下1970年有統計以來最低紀錄;男女平均結婚年齡2021年起超過30歲,也有逐年上升的趨勢。
南韓青年:「我覺得結婚後的那個『身份』,讓人壓力很大。」
南韓青年:「婚後女性扮演的角色,必須懷孕、生子、育兒,媳婦、妻子這些身份讓人感到負擔。」
有超過四成的南韓女性認為,「結婚」意味著「損失」,婚後可能再難以獲得社會成就,有部分觀點甚至指出,男性是「結婚」最大獲利者,因為婚後多半是女性包辦家事和育兒;南韓官方調查發現,南韓雙薪家庭中,男性一天家事勞動僅54分鐘,但女性卻高達187分鐘,明顯分配不均。
淑明女大社會福祉學系教授 金玉女:「女性(和男性)受同樣的教育,學歷和能力都沒有比較差,但結婚後,在勞動或自我開發上能獲社會認可的方面,卻變得很弱勢。」
不結婚的人口逐年增加,也動搖南韓傳統「非婚不可」的觀念。
南韓民眾:「我有一個兒子,我覺得他一個人生活也很好啊。」
南韓民眾:「我認為共組家庭、生養下一代的價值很寶貴,但自身生活能夠感到幸福(也很重要)。」(新聞轉貼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