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邏輯錯到這種程度還想「教育別人」?那我只好幫你補個基礎課程讓你少繼續出糗!
到底誰「課誰」關稅你都搞不清,你現在又說20%是「美國對我們的出口課關稅」,前面卻自吹說「我們從32%降到20%」,還說這是「政府談判勝利」? 拜託,你自己文章開頭就寫「台灣關稅談判從原本32%雪崩式降到20%」,結果現在又說這是美國課我們的?所以到底是台灣關稅降?還是美國關稅課我們?說法反覆打臉自己誰在越描越黑?
關稅降幅的%數你還是算錯,你現在說日本從24降到15是9%,那請問:為什麼台灣從32降到20就叫「12%」?你自己一個地方用「絕對值」一個地方用「相對值」,這不是硬拗是什麼?
正確算法都講幾次了:
台灣:32% ➝ 20% ➝ 降幅 = 12個百分點 / 32 = 37.5%
日本:24% ➝ 15% ➝ 降幅 = 9個百分點 / 24 = 37.5%
南韓:25% ➝ 15% ➝ 降幅 = 10個百分點 / 25 = 40%
所以根本「沒有贏」,是差不多甚至輸韓國。
你如果還想比就把算法統一,別一下用減法一下用除法,還敢說別人「被教育」?
你邏輯混亂、偷換主題已經第三次,一開始你自己講的是台灣談判成果,現在被指出錯又突然說這篇不是討論台灣怎麼降關稅是討論「美國要課我們」? 結果最後又跳去說「我們還沒公佈對美關稅是否零」? 你到底想討論哪一邊?是台灣降?還是美國課?還是台灣還沒決定?三個你都講過哪一句才算數?
關於逆差,拜託別再用「我們賺美國錢」這種自爽式理解,美國對某國有貿易逆差代表那國對美出口多進口少,所以美國才要求對方開放市場降關稅。你還以為自己出口多就是「台灣在贏」?事實上這正是美國談判要我們讓步的原因,不是你嘴上說的勝利,是他們認為我們賺太多所以來討回來的!
你搞不懂這點才是真正對「貿易逆差」完全沒概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