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得相對矮小的族群,不僅在身材上有劣勢,就連性格扭曲的機率也較高?根據近期發表於《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》的研究指出,身高相對較矮者、或期望長得更高的族群,其可能更具有與精神變態有關的「黑暗三角人格」(The Dark Triad personality traits)。(網路轉貼)
來自澳洲、波蘭與義大利的跨國團隊,自美國本土招募367名成年人(233名男性、134名女性);為了精準測試黑暗三角人格的個體差異,研究團隊使用12項有關黑暗三角人格的調查問卷,對每位受試者測量其心理變態或自戀的程度。(網路轉貼)
再者,研究團隊進一步使用2種方法蒐集受試者的身高差異,分別為實際身高、以及對身高的滿意度。結果顯示,個子較矮或希望長高的受試者,相較於正常身高或較高的受試者,與黑暗三角人格的關聯性更加強烈。矮個子在該研究中,似乎更容易表現出炫耀、好鬥的特質,以及對權力鬥爭更感興趣。
研究作者Peter K. Jonason表示,身高與自戀的負相關在矮個子男性中更為明顯。但精神病態與馬基維利主義特質,在男性與女性方面似乎沒有差異,這也表明女性的人格特質似乎也受到身高的影響。「我們預計這3項特質都會在男性上更明顯,不過相關性結果因性別而異的證據很少。」
矮小者更需要贏得他人尊重 專家:心理素質較常人更強大(網路轉貼)
為何矮個子的人在此研究中,黑暗人格的特質較為強烈?Jonason指出,這樣的結果可以從人類的進化框架理解,當個體不具有身材優勢、或不那麼強壯時,他們可能在心理層面變得比常人強大。
這些關係可能最好從進化框架中理解,這表明當人們在身體上不強大時,他們可能在心理上變得強大。「例如,矮個子男性可能需要贏得他人尊重以獲取資源,並用他們的性格特質給浪漫伴侶留下深刻印象;矮個子女性則可能會透過說謊、隱瞞事實讓自己更受歡迎,或獲得更強壯者的保護。」
Jonason表明,這些心理策略為矮個子帶來生存與交配的優勢,並可能抵消身材上的劣勢。不過,該研究仍有侷限性,例如美國當地居民的平均身高較高,受試者可能未符合低於全球男性平均身高的定義;另外,身高也可能改變個人的生活模式,不確定生活型態與受試者個性是否會交互影響。
(網路轉貼)